今天是:

学子风采

绿茵文学社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子风采 >> 绿茵文学社 >> 正文

2023年11月绿茵报

发布日期:2023-11-29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教务处    点击:

编者按(张䶮䶮老师):

一饭一菜

看似稀松平常

却有人生百味

取舍的智慧

快与慢的选择

……

一粒米现大千世界

一盘菜显幽深人生

世上

唯有美食与爱

不可辜负!

 


姓名:刘汶瑾

班级:初2025届1班

座右铭:心向往之,必能行至。

偶遇一缕芳香

初2025届1班 刘汶瑾

斜阳小巷,古城一角,品一缕芳香,遇一束暖阳。——题记

放学的路上,随意飘荡的思绪将我带到一个小巷前。

一棵鲜艳的红枫吸引了我的目光,坠入烟火的余晖将那片火红衬得越发耀眼,我迈步走近,这条看似不起眼的小巷里,竟藏着一家小店。老板是位娴静的女子,见我走进店里,她红润的脸庞浮现出笑容,热情地招呼我坐下。她只瞥了我一眼,随即又忙起手头的活。

“老板,你在做什么?”

“我在碾桂花,做桂花糕呀。”

我这才注意,深褐的桌上堆着许多花瓣,小缸里的花瓣被轻盈地带起,落下时已变成了裹挟着芳香的碎沫。

“我要一碟桂花糕。”

“好,待会就做好了。”

坐在古朴的长椅上,风卷着浓郁的桂花香,侵入我碎银般的记忆。余忆稚时,外婆也常给我做桂花糕。逢秋风吹起,层林尽染,老家的那棵桂花树便一树金黄。摇啊摇,花瓣便落了一地,轻轻拾起,再一抛,下桂花雨喽……“在想什么呢?桂花糕好了。”

香甜的桂花的气息盈满小店,扑鼻而来的,不仅有花的清香,还有家的温暖。轻轻咬上一口,软糯的桂花糕便在口腔里化开,像一口挟着芳香的温泉涌上心头。咽下一口,淡淡的甜香仍在口中驻足,正是这一块桂花糕,充盈着我的童年。

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童年悄悄溜走,亲人间似乎也多了一层若有若无的疏离感。我们穿梭于高楼之间,早已习惯快节奏的生活,却失去了本心。

不妨,走进一条小巷,偶遇一缕芳香。

教师点评:尼采曾说过:“伟大的风景往往是为渺小的艺术家准备的,平凡的风景才是为伟大的艺术家准备的。”小作者巧妙借助小巷这一普通的景物,串起了时空,引出桂花糕这一美食,展现了店老板的热情,同时也流露出对外婆的思念,对逝去的美好童年的怀念。结尾处又把读者的视线拉回到小巷,发出邀请,愿形色匆匆的人们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切,和弦鸣奏余韵悠长,引人深思。

指导教师:张


 

姓名:王梓恩

班级:初2025届1班

座右铭:不经历风雨,怎么见彩虹!

家乡的浆水面

初2025届1班 王梓恩

“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这句话在陕西可就不一定适用。如果你是一个正宗的老陕人,那你的记忆里一定少不了那一碗热气腾腾,散发着诱人香气的浆水面。

浆水,相传是在战乱时期,又逢大旱,百姓颗粒无收,便抢食野菜。有一户人家或许是刚淘好菜士兵们就来侵略,这户人家四处奔逃。等到士兵们走后,他们回到家里,当初淘好洗净的菜如今变成一盆泡着野菜的灰白色液体。虽然没有食欲,但又没有吃的这户人只能尝试了一下这神秘的物质。没想到味道竟然出奇的好,于是“浆水”便被发明了出来。

第一次吃是四五岁的时候,我回到外婆家,外婆做的浆水面。正宗的浆水面是把浆水在锅里烧开,在碗里放入一小块臊子,臊子中的猪油能将面的香味发挥到极致。再放入之前炒好的莲花白,加点盐和酱油,加入手擀的面条,再浇上热气腾腾的浆水,便制作完成。

又薄又劲又光的面条,散发着油光的配菜再加上油花花的浆水,味道一绝。与嘴巴宽度差不多的面条挂满了浆水的汤汁,一口口地嚼,味道便在整个口腔中爆炸,再吃上一块臊子和配菜,烧制许久的肉的香气和精心烧制的菜的味道融合在一起,舌尖上舞蹈让人十分满足。再喝上一口浆水,清爽的口感,酸酸的味道解了之前的腻。烧制的浆水中还有花椒相伴,又增多了些许麻麻的口感,便不由自主想喝第二口,第三口,直到碗刮干净却意犹未尽。

岁月的流逝,懵懂的年纪已过,我亦不再是少年,时间像一把锋利的刀,一刀一刀割去我空余的时间。仔细想来已有好久时间没有回到我的老家,回到亲人的身旁。爸爸时不时会从外婆家带来浆水,也就成了唯一的念想,喝一口汤便能解一分思念的愁苦。记忆中的外婆,一头秀发,身材高大,而视频中的你不知什么时候已满头白发?好像一夜之间。

在饭店吃浆水面的时候,总觉得少了什么味道,至此已明白:是长辈对我们无私的,不求回报的,深沉而宠溺的爱。

教师点评:从手到口,从口到心。小作者用细腻质朴的文字烹制出真挚温暖的味道。行文中描写美食制作过程动词运用准确,品尝美食运用了大量的数量词、叠词等让人唇齿留香,回味无穷。结尾处升华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爱,再次扣题,立意明确。

指导教师:张


 

姓名:张锦添

班级:初2025届1班

座右铭:等待与希望。----《基督山伯爵》

椿天的味道

初2025届1班 张锦添

此椿天非彼春天!——题记

说起春天,有人会想到小学时朗朗上口的一句“二月春风似剪刀”,也会是苏轼微醉高吟的一首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抑或是白居易千古流传的“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”,还会是叶绍翁游园不值的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”。但是在我眼中,春天是有味道的。

每当冰雪乖巧地缩回土地,绿意微微晕染开的时候,“吃椿啦!”便在村中传开。在农人眼中,一年四季的耕种劳作与饮食密不可分,因此,在春天抽枝发芽的香椿,便进入了他们的食谱。

清晨,蒙蒙的薄雾中,蜘蛛网上还垂着滴滴露珠,依稀可见的几个人影忙活着:大人们便已经开始了“椿天”的第一步。没过一会儿,孩子们也急急忙忙地撕掉一页日历,冲出家门,来到香椿树的旁边。刚摘下来的香椿叶似羽毛一样的轻薄,沾满了清晨的露水,摸起来滑滑的、嫩嫩的,让人愈发希望着。

刚下锅洗了个热水澡的香椿叶还冒着热气,殊不知他们即将面对的命运:有的被做成了凉拌香椿,有的被做成了香椿鸡蛋,有的被做成了饺子馅。母亲说用热水制好的叶子没有涩味,儿童们却不管这么多,新鲜的香椿叶的可爱模样已经让肚中的小猫挠着肚皮。

菜做好,上了桌。待香椿进口的那一刻,在冬天被大鱼大肉灌得不知所措的胃也稍微安顿下来,在城市被二氧化碳冲的有心无力的鼻子也开始愈合伤口。香椿独有的味道在味蕾中绽开,渐渐晕开,让春天的记忆又写下浓重一笔。

除了吃椿天,我们还要照顾椿天。老家门口的香椿树的年岁比我还要大:他是爷爷记忆中的小树苗,父亲眼中的绿树荫,我眼中的椿天树。但不管怎样,它都是岁月变迁留下的印记,也是沧海桑田不变的风味,这是我的春天,也是我们的椿天。

教师点评:新颖独特的标题已让人眼前一亮,遐思蹁跹。行文中“绿意晕染”“香椿叶似羽毛一样的轻薄”等景物描写的语句足见小作者对事物观察地仔细,才能达到传神独特的表达。结尾处回扣题目,借物抒情,写出了岁月的流逝感,道出了家庭的和睦情。树向下扎根,爱双向输送。

指导教师:张

 

姓名:刘浩然

班级:初2025届2班

座右铭: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

红烧肉

初2025届2班 刘浩然

美食里有风景,有文化,有记忆,有风俗,更有故事。

红烧肉那是我刻在骨子里的美味,在我小的时候奶奶经常会给我做红烧肉吃,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
红烧肉的做法也很简单,先用刀把五花肉上面切个十字,再用粽叶包住或者用细绳,在锅里放入八角料酒等调味料,然后把五花肉放进去,盖住锅盖,静等30分钟出锅,倒一点酱汁红烧肉就做好了,那可充满了满满的幸福感,一口下去,香软可口,瘦而不柴,肥而不腻,哪个小孩看一眼不喜欢,我也太想念小时候,天真、快乐、无忧无虑,等奶奶把五花肉端上桌就可以吃了。

据说我们经常吃的红烧肉是“东坡居士”苏轼大先生发现的,红烧肉也叫东坡肉。红烧肉在我国的评价也很高呢!是众多家庭最喜欢的美食之一,我也一样喜欢。

要说我是怎么相遇这道美食的,在我小的时候家人团聚之时。在外面餐桌上品尝到的,而我小时候第一口吃下去,就喜欢上了这个味道,我就一直爱吃这道菜,几秒下去一盘红烧肉就被吃光了,我记得在以后的时候,我不管去哪一家餐厅,是在其他哪家餐厅,我必会点的一道菜,就是红烧肉,不管在哪里,他都是一样熟悉的味道一样好吃,一样色泽动人,一样让人沉迷不拔。

红烧肉不光是我的最喜欢,最让我记忆最深的一道菜,也是众多孩子心里的一道美食,现在也很少吃到,因为工作或学习繁忙早已忘掉了那份滋味,是多么怀念,如果我有了空闲的时间我一定会再尝这道家常的菜品,不会再忘记它的味道,但是还是奶奶亲手做的红烧肉更好吃,家的味道,童年的味道,也是这道菜红烧肉的味道。

教师点评:这篇文章短小精悍,对红烧肉做法的描写细腻生动,对红烧肉的热爱深入骨髓。这种热爱,源于奶奶的爱,源于家的温暖。作者匠心独运,一份红烧肉,一份真挚情!

指导教师:冯一玲

 

姓名:谭舜鑫

班级:初2025届3班

座右铭: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

牡丹花饼

初2025届3班 谭舜鑫

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相信,一提到牡丹,大家都不默生,国花嘛!象征着富贵。在洛阳,随处可见的牡丹,使整座城市都充斥着花香。洛阳用花做得美食也有很多。而今天,我就要来进述与牡丹花饼的事。

小时候,我生活在洛阳,每到夏秋时节。牡丹花开,也就有了花饼。牡丹花饼,顾名思义就是用牡丹花瓣制作的饼。吃下去,花香在口中徘徊,香味一直蔓延到了心尖。你会感到了清新而不浓烈的花香,沁人心脾,令人回味。我喜欢将那一块块花饼,放在桌上,然后充满仪式地将其打开,再狼吞虎咽地吃下去。每到这时,奶奶就看着我,笑着说:“慢点吃,没人和你抢。”但我还是如此,吃完后,望着奶奶,我笑了,奶奶也笑了。

再后来,我发现,如此"珍馐",奶奶竟然不吃!我便去问奶奶,“我不爱吃这花饼”,当时年幼无知便也没有多想。我喜欢听奶奶许故事,讲她小时候独一无二的回忆。“我们小时候,谁还能记得呢?”,但这只是说辞罢了,她每次都可以讲得十分生动,使我仿佛身临其境,听得入神,手里的牡丹花饼也忘记咬了。

奶奶的小时候总是令人神往,她们小时候的牡丹花饼也是大人们做的,做好之后,相互分享,一起享用这美味。

时光如白驹过隙,我去了寄宿学校上学。每次从家中出发,奶奶总是依依不舍的替我收拾东西,但一成不变的,都会给我书包里偷偷“藏”牡丹花饼。当我回到宿舍,看见牡丹花饼时,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奶奶的面庞。吃一口,我在学校一切的烦恼仿佛都伴随着花香抛之脑后,渐渐消散。这便是我在枯燥学习生活中一丝甜蜜的安慰。

我也明白了,如奶并不是不爱吃那牡丹花饼,而是想把好的东西都留给我。如此美味,她怎会不爱吃呢?牡丹花饼对我来说不仅是一道美味,它还象征着奶奶对我那如潮水般的爱啊!我也爱你,奶奶!

教师评语:本文内容明确,结构完整,采用大量动人的描写,与情感碰撞产生动人的火花,希望在今后的作文中再接再厉。

指导教师:杨浩

 

姓名:邓苏湘

班级:初2025届4班

座右铭:人生如下棋,必须先看下一步才能获胜。

桂花糕

初2025届4班 邓苏湘

家乡的小路是一阵阵桂花香的,点点翠黄色花攀附在枝头,与绿叶相作。清盈的花香味随着风穿过大街小巷,将回忆带到年少时。

老家门前有一棵桂花树,每到秋季左右,就会开一朵朵桂花,让人沉浸在花香之中。桂花不仅好看,还很好吃。每年外婆会将桂花采集起来,晾上几日,成了桂花干,桂花干又扁又小,但仍保留着香味。这时,外婆又买来糯米,老家的糯米是香的,煮起汤来也很美味。不过,现在糯米可不是来煮粥的。

只见外婆将糯米放入蒸笼中,那香味!我的弟弟就围着锅乱转,外婆就会给我们吃一些蜂蜜,蜂蜜是舅舅在养蜂人那里买的,甜的人心里美滋滋的,但不能多吃,吃多了容易反胃。将糯米蒸好后拿出,又将它们放入一个模具中,挤压成长方形,桂花也是同样的步骤。做好之后再将蜂蜜淋到上面,再放上枸杞,一碗桂花糕就做好了。

外婆会让我和弟弟将桂花糕包在米纸里,拿去给左邻右舍的朋友们,我们以往一直都是如此,每家每户都将各家做出的好吃的拿给其他人,邻里关系异常融洽。

外婆还会泡桂花酒,这是必须要摘最新鲜的桂花才能做成的。而且外婆还要精心挑选刚刚下过雨后的桂花,这时候的桂花香气更佳。他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法子能榨出桂花汁,再放入一系列的材料中,桂花酒就做好了。大家时常聚在桂花树下,对饮着桂花酒,吃着桂花糕,好不自在。

又一朵桂花飘落在我眼前,我拾起一片,思绪万千。如今外婆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做了,但我仍记着那种味道。

桂花承载着我的纪忆,它象征着我与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,桂花香气在心间久久不能散去。

我等着下一个秋季,再等着下一个桂花盛开的时间......

教师评语:本文书写优美,记叙的内容清晰准确,加之动人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,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。

指导教师:杨浩


 

姓名:冯子暄

班级:高2026届4班

座右铭:且视他人之凝目如盏盏鬼火,大胆的去走你的夜路。

就在那一刻

高2026届4班 冯子暄

漫步在巷子里,偶然间,我看到一株寂寞的梨花树。阳光正好,微风倾斜着梨花的清香勾起我记忆中的那些温暖时光。

天光悠长,长河悠静,一行了农人的身影在田埂上被夕阳拉长。飞鸟归巢,炊烟袅袅,全家人坐在一桌,唠嗑拉家常。终于与故乡久别重逢,再次踏进记忆里简朴干净的小院。

一切都是记忆里的模样。外婆早已在厨房忙碌,为我准备各种熟悉的味道。

我在院中漫无目的走着,不知不觉就到了儿时最喜欢的梨花树下。我不禁伸出手来抚摸着树干上沧桑纹路,他依旧像我小时候一将挺拔,数年如一日,在风吹雨打中陪伴一代人长大。

一阵风吹来,树上的碎花落了一地,那沁人心脾的清香里面,包含着我未归家的时光里对家乡满满的牵挂。

少年的时光浪漫且美好,外婆做的菜豆腐也是离家后再也尝不到的味道。

小时候,只要闻到一点儿豆香味,我都会迅速奔向厨房。记忆里,外婆锅中的豆浆水是琥珀色的,伴随着大灶膛内闪烁摆动的小火苗,豆浆水变的渐渐清亮起来,一个个小气泡鼓足气浮上水面,争先恐后的在锅心中咕嘟沸腾。我乖巧又充满好奇地探头观望,自己的嘴巴也像小鱼一样跟着锅吐泡泡。就在那一刻,是我独一无二的童真时刻。

记忆中,厨房昏暗的灯发出的柔和光芒,打在外婆的手上、肩上,外婆好像永远都是忙碌的。她的脸上永远挂着温暖的笑。她的笑,就在那刻,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小厨房的绝世美景。

每当香气醇厚的菜豆腐出锅时,我便搬了竹椅板凳和外婆在梨花共赏美味。花瓣打着璇儿徐徐飘下,落在外婆的双肩。那一刻,豆香混着花香,我在树下摇队晃脑的笑温暖了外婆的全世界。

也就是在那一到,我天真烂漫的小厨房中又飘出熟的豆香。一树细碎的梨花又被风轻轻扬起,花香与豆香再次在空气中弥漫交织,仿佛又为我打开了儿时的大门。就在那一刻,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惊和感动。

清香的菜豆腐,充盈淡香的梨花树荫,恬静的老人和那棵梨花树,共同为我留下一份时光中的温暖。外婆总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,像梨花一样散发着清香,在纷繁的世俗中为自己留下了一片静心之地,她带给我的温暖,也在我心中渐渐生根,让我学会了静心对待岁月。

微风拂动,梨花垂在枝头。夕阳散落,外婆又躺在摇椅上,银白的发丝,熠熠生辉。就在那一刻,这幅画面也成为了回忆,温暖着我的时光。

在故乡,有外婆做一手家乡味道,盛于我尝;在桑梓,有外婆盈一抹安然浅笑,伴我成长。外婆的味道里包含着对我真挚的关爱,既如豆香般醇厚,也如花香般醉人。

外婆,梨花树,菜豆腐,穿梭过绵绵秦岭,在那一刻,让我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亘古不变。

教师评语: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,回顾儿时味道,感念故乡情思。淡香的梨花,醇香的菜豆腐,是记忆中的故乡味道,更是安然浅笑的外婆带给我的温暖的亲情味道。

指导教师:隆雪芹

 

姓名: 董雨萱

班级:高2025届1班

座右铭:山不让尘,川不辞盈

面之情

高2025届1班 董雨萱

四方食事,不过一碗人间烟火。——题记

一弯千秋月,酒下满城雪,风儿未动心摇曳,每种景色都有自己的归属者。而我,只为索绕在心中的丝丝乡愁,独爱这一方土地——西安。家乡是不缺山水的,缺的不过是始终不能忘却的乡味,我的归属在这里,更在寒冬中的一碗冒着热气热腾腾的油泼面之中。

童年时期,寒冬腊月的晚上,最美的风景莫过于香气四溢的厨房。被奶奶揉好的面团服帖地躺在面板中央;接着奶奶用那双有力的手掌向案板撒上一层面粉,将醒好由面团揉成扁条状,用刀切成拳头太小的面团;待面团醒好后,奶奶犹如一位魔术师,一个面团经过她的手变成近一米长的宽面……

不一会儿,只见白雾从铁锅中上升,在空中舞动、凝结、氤氲。汉白玉般的宽面形态恰似黄河之水奔腾多变;将面条从锅中捞起,铺在白瓷碗里,加进豆芽,青菜,撒上一把绿油油的葱花,最后用勺子舀起一匙辣子面,热油与辣子面在那一瞬间结合、碰撞、发生着微妙的化学反应;热油的泼入顿时为这碗冬日的油泼面赋予了味道的灵魂。

端上饭桌,拿起筷子夹上一条,放入口中,仿佛点燃了身躯内的炸药,又宛若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,更似西岳脚下的华阴老腔,振奋人心,是一种粗犷的豪情和狂野的奔放,令人心中荡气回肠。吃到最后,我望着窗外月色笼罩中的家家户户,心中不禁多了些许安宁;这一碗奶奶亲手做的油泼面,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柔情似水的温婉,看着干净的碗,那一瞬间,它又好似人间专属于我的定心剂。

林微因曾说:“在记忆的田埂上,谁不有两三朵娉婷,披着情绪的花。”在步履匆匆的年华里窥夜景,如今已看不清,唯有给予自己一时半会儿漫步于故乡的时光,才能让娉婷的花绽放;哪怕这段时光看上去多么任性,哪怕身后还堆满空白的卷子待我去完成。灯火葳蕤,温暖了红尘游子流浪的心;星光点点,撩拨起青春少年纤纤的弦;热油白面,镌刻起我生命中不朽的碑。记忆由灯盏里盛满了我与家乡,与奶奶的滴滴星火,愁绪的夜色上也覆盖了点点离愁……

几代人的离合悲欢浓缩在冬天里,冬日里头的月亮朦朦胧胧却如此圆圆满满,游子此时心中的月亮化作家乡的油泼面,柔和又奔放大气,仿佛今晚的月色一般。正所谓:“海光潋滟月团圆,一颗明珠落玉盘。”对奶奶的思念之情温暖了冬日的寒流,虽有诗言:“已恨碧山相阻隔,碧山还被暮云遮。”但是亲人们之间的牵绊早已横越无数山海,一份份爱意已相托予明月,不曾冷却。

何时梦醒时,发现我还能吃上油泼面,抬头还是家乡的苍天,低头还是家乡的大地,闭上眼还是奶奶做油泼面时一频一帧的动作,我定会热泪盈眶。这不仅仅是因为那一碗油泼面,更是因为那碗面中所蕴含的亲情和乡情!

教师评语:一碗热腾腾的油泼面氤氲的是浓浓的乡情和亲情。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了这一碗面,同时融记叙、描写、抒情为一炉,内涵丰富,手法多样,读来摇曳生姿。

 指导教师:吴爱红

文/图:教务处 语文教研组 审核:陶红 责编:王鹏  编辑:乔小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