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
首页

  • 动态新闻

动态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动态新闻 >> 正文

正确认识肺结核,可防可治不可怕

发布日期:2025-03-17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政教处    点击:

亲爱的家长朋友、同学们:

您听说过结核病吗?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,其殃及人类健康的历史已有几千年,至今肺结核都是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,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。

2025年3月24日 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,今年的主题是:“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”。校园学生人群密集、活动范围相对集中、相互接触时间较长,是肺结核病的高发群体,同时也是预防控制肺结核病的重点人群。 

什么是肺结核?

肺结核,又名肺痨,是发生在肺组织、气管、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变。这一贯穿人类历史的病种,因为其曾经给人类带来的死亡率及病痛煎熬,一度让人谈“痨”色变。

肺结核的症状

咳嗽、咳痰超过2周,出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。此外,胸闷、胸痛、午后低热、夜间盗汗、全身无力、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。

肺结核是如何被传染的?

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关键环节是传染源、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。

传播途径:

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。咳嗽、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,喷出的唾液飞沫可带有大量的结核杆菌。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,就有可能受到感染。

传染源:

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元凶,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。痰中排出结核分枝杆菌的肺结核患者就是传染源。

易感人群:

结核病发病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:1.感染结核菌的数量、毒性、频度;2.身体自身抵抗力。因此,自身免疫力较低的人群,如儿童、老年人、营养不良、尘肺、糖尿病、胃切除术后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、精神病人及其他原因(如长期精神紧张、工作与学习劳累且生活不规律)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的人是结核病的好发人群。艾滋病人因免疫缺损,更易并发结核病。

密切接触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后怎么办?

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同一环境生活、工作的密切接触者,或者说有长达2月以上的慢性咳嗽、咯血、午后低热、盗汗等典型症状,则可以去当地医院完善以下化验、检查:01免疫学检查结核菌素(PPD) 试验、γ-干扰素释放试验、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;02细菌学检查3次痰涂片找抗酸杆菌;03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片、胸部CT平扫。

肺结核可防、可治,早期、联合、足量、规律、全程的用药治疗是治愈结核病的关键。一旦确诊肺结核,应积极接受规范的治疗,并主动做好防护,避免传播给他人。坚持正规的治疗,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。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治疗疗程一般需要半年到8个月,为了减少耐药性结核的产生,应当禁忌漏服或间断服药。

肺结核预防措施

注意与(活动性)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者,有可能感染结核菌,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;少去人员密集不通风的场所;注意居住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;注意营养均衡,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适当体育锻炼。 

结核门诊实行的免费政策

目前,我国已经实行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。病人可到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,我区结核病定点医院为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(原陕西省友谊医院)咨询电话:88466020 

文/图:韩静 审核:张军荣 责编:王鹏